我们都是中国人

皮特•博萨德

中国正在迅速买断全世界的资源。这个新兴的超级巨人到非洲和中亚勘探石油,到缅甸开采天然气,到湄公河流域修建水电站,到刚果开矿,到印度尼西亚砍伐森林。中国对天然原材料的渴求正在推高石油和其他资源的价格,加剧着这个星球的生态紧张。
当中国加入到全球市场的时候,其他的国家和公司已经控制了这个世界的大部分资源。中国的对策是到那些其他人认为太危险的地方探险。如今,中国公司正在那些地处遥远,政治不稳定,生态脆弱的地方开发油田、矿业和水电,并常常忽略他们的投资对环境和人权的影响。
一家中国公司正在赞比亚的喀辅埃河上修建大型水电站,将重要的湿地,包括两处国家公园置于危险之中。这座水坝将为附近的矿山发电,为中国生产铜和钴。当初西方的金融家出于环境考虑,在是否要给喀辅埃河项目投资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这时候,中国的开发商马上插手其中,并督促赞比亚当局缩减环境评估程续。
中国人不考虑社会和环境影响的投资行为已经带来恶果。在赞比亚,当地工人抗议中国矿山恶劣的劳动条件;在尼日利亚和埃塞俄比亚,叛乱组织已经把中国石油设施当成了目标;在缅甸和苏丹,当地环境组织要求中国的水坝建设者离他们的河流远点儿。而塞拉里昂政府宣布木材出口为非法,因为中国人的开采造成了灾难性影响。
和所有长期投资者一样,对中国公司而言,避免所在国的人权责难和环境破坏也是他们的利益所在。中国政府发布了针对中国公司的指导方针,以保护环境,保护工人和当地社区的权益。中国公司已经开始接受环境标准,但是还没有有效地贯彻。
中国在全世界到处留下环境足迹,但承担责任的并不应当只有北京和上海。中国在全世界开采的矿石和木材很大一部分最终变成家具、计算机和玩具进入了我们的家庭。据估计,中国进口的木材70%又以产品的形式重新出口到全球市场。而也许正是中国从赞比亚开采的铜提供了我们电视机的配线。
中国正在变成世界工厂。但是他们自己的人均消费仍然不高。中国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是美国人的1/4。中国人绝大多数不开车,可即使这样,中国小汽车的燃料排放标准已经比美国2020年设定的排放标准还要高。
碳平衡就是这样实现的。2004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31%是被其他国家消费的;而美国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算上在美国之外生产但在国内消耗的商品,将提高30%。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角色允许我们把很多肮脏的工作外包给他们。
中国公司需要加强他们海外投资的环境水准以保护所在国的环境、社区和生态系统。那些在中国生产产品的环球纺织、家具和电脑公司,也应该考虑他们的产品供应链带来的环境影响,包括他们的原材料产地。
然而仅仅依靠单独的环境标准是无法获得成功的。中国,印度,巴西和其他国家将继续发展,数亿人口渴望过上美国人的生活。他们迅速增长的环境足迹证明,在全球生态限制下,我们这种生活方式根本无法持续。
我们需要替那些河流,森林和当地社区辩护,中国在全球攫取能源的狂热已经使它们濒临危险。但是只有当我们在自己的国家首先减低浪费的消费方式,采用更好的能源和交通方式、更好的规划设计和工业政策时,我们才能取信于人;只有当我们自己缩减自己留在这个星球上已经过于巨大的环境足迹时,才能期望中国保护全球环境。


Peter Bosshard is the policy director of International Rivers, a nonprofit group based in Berkeley.
皮特 博萨德先生是位于伯克利的非赢利国际环境组织“国际河流”的政策主管。
This article appeared on page B - 11 of 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这篇文章发表于2008年2月8日《旧金山纪事报》B-11版。